我们与恶的距离
我们与恶的距离

我们与恶的距离

“我们与恶的距离,就在于是声讨恶人,还是声讨恶。——居无间”

标题是19年豆瓣华语评分最高的剧集《我们与恶的距离》,豆瓣的一个高赞评论,因为这句话我追了这个剧。下面的所说与剧集没有太多的关系,只是自己在发呆的时候对于“我们与恶的距离”的一点思考和想法。

其实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,每年我们都可以在微博中吃到无数的瓜,无数种现实中的事件在网络上发酵慢慢发展成一种集体的声讨,一次次通过舆论迫使相关部分进行行驶职责,把事态推向我们大家想要发展的方向。

不管是“滴滴事件“到现在”疫情事情“的种种现象,通过网络微博,慢慢形成了民意汇聚的地方,相关部门这样也对于处理事情开始有先入为主的想法,看似是尊重民意,实际上更多的是被所谓的民意所绑架。

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想想,我们对于每一次事件的发声,转发我们想要得到的是不是一个结果。我们希望坏人得到惩治、我们想好人得到表彰。这些原来是没有错的,我们也希望。但是在发声的过程中我们把事件扩大化,用更大的名词来代表这次事件,却又有着”健忘症“和”娱乐至死“的情绪。

我们往往声讨了作恶的人,却忘记了恶这个本身。“滴滴事件”的司机为什么会这样子,作案动机,当时的心理状态,我相信每一个在工作的人其实是热爱生活的,我们不能放过作恶的人,但是我们更应该寻找作恶的真相。

“疫情期间”大家对于湖北武汉政府领导的不作为声讨要求下台领导,却不去思考为何这样的领导会上台,是我们现在这个选拔的制度的问题还是其他的问题。在“红十字会”调度物资不及时、不作为的事情上是什么原因导致的。我们往往只追求作恶的人的惩治,却忘记了导致这个恶的产生的原因。

大家既然已经开始为自己身边的事情鸣不平,对于善恶有自身的判断了,但是这些是不够的,因为我们很可能无法知晓事件的全部信息,我们只能通过媒体加工过的信息来进行分析判断,有些无良媒体就故意隐藏关键信息,而误导大家的思维判断。在任何事件下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公开的信息来源,然后才是为不公的事情做出声援。

我们也不仅只是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然后解决问题,我们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事件或者问题的发生来规避问题,把对于善恶的追究到底,追寻到更深层次的原因,让我们一起通过努力和发声将这个社会变得更好,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。

发表回复